奥鹏在线、离线作业代写、课程代看、网考、论文辅导
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
正确答案:C
《小学课程与教学论》期末考试A卷
姓名: 专业:
学号: 学习中心:
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 有效教学
2.有意义学习
3. 教学风格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题,计30分)
1.简述“指导——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2.简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简述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的基本要求。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2题,计40分)
1.结合实际阐述如何实现卓越教学。
2.结合实际阐述如何从知识型教师走向智慧型教师。
福建师范大学2022年8月课程考试《小学课程与教学论》作业考核试题[答案]历年参考题目如下:
福师《小学课程与教学论》在线作业一-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0 道试题,共 80 分)
1.下述表述中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是__________。
A.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B.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C.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D.教师本位的价值取向
2.“泰勒原理”的实践基础是_________。
A.活动分析
B.解放兴趣
C.八年研究
D.泰罗主义
3.________是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4.在非指导性教学中,教师是作为_________存在的。
A.先知者
B.管理者
C.促进者
D.指导者
5.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具有这种课程取向的课程类型称为_________。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经验课程
D.学科课程
6.__________是指向于特定课程与教学目标、受特定课程内容所制约、为师生所共同遵循的教与学的操作规范和步骤。
A.教学过程
B.教学原则
C.教学方法
D.教学设计
7.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具体体现教育价值的是________。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课程与教学目标
D.课时目标
8.以“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失控所招致的生态系统的破坏和人类生存环境的急剧恶化”作为直接社会背景而产生的课程形态是__________。
A.轮形课程
B.环境教育课程
C.国际理解教育课程
D.STS课程
9.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个阶段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
A.杜威
B.洛克
C.凯洛夫
D.赫尔巴特
10.发展性评价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
A.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B.有助于了解课程实施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问题
C.考察课程教材对教师实现和教学目标的适应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D.有助于在课堂上进行调查和收集数据信息
11.把教育评价分为古典的考试型时期、心理测量占统治地位时期、后现代时期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
A.利维
B.泰勒
C.布卢姆
D.莱斯
12.()以愚蠢教人。
A.巫师
B.教书匠
C.能师
D.庸师
13.布卢姆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认知领域、动作技能领域和_________。
A.情感领域
B.思维领域
C.意志领域
D.思想领域
14.要恰当处理学科知识与课程内容的关系就意味着要实现__________。
A.学科逻辑与儿童心理逻辑的统一
B.当代生活与未来生活的统一
C.学科发展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D.社会生活与儿童需求的统一
15.继《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论著是__________。
A.《爱弥尔》
B.《大教学论》
C.《普通教育学》
D.《我们怎样思维》
16.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核心点)是:
A.学校功能重建
B.学校制度文化重建
C.学校精神文化重建
D.学校物质文化重建
17.校本课程是基于每一所学校及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是_________。
A.政府、专家、校长、教师
B.专家、校长、学生家长、社区人员
C.专家、校长、教师、学生
D.校长、教师、学生、学生家长
18.“道尔顿制”的确立者是__________。
A.巴班斯基
B.布卢姆
C.帕克赫斯特
D.瓦根舍因
19.“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中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_________。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20.为了激活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提高已有知识对接受新知识的有效影响,奥苏贝尔提出了________。
A.比较组织者
B.陈述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先行组织者
21.课程组织的基本标准有连续性、顺序性和___________。
A.整合性
B.逻辑性
C.个别性
D.超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