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2022年秋学期在线作业1题目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的完成,标志研究的构思阶段基本结束。
A.明确研究假设
B.选择研究对象
C.研究工作计划
D.分析研究变量
2.﹙ ﹚是使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等方式记录人类活动或知识的一种信息载体,是人类脑力劳动成果的一种表现形式
A.文献搜集
B.文献
C.文献整理
D.文献分析
3.按评定标准对成果做出评语式鉴定的评价方法是()。
A.定性评价
B.定量评价
C.定性与定量相结事
D.综合评价
4.﹙ ﹚是作者以本人的研究成果为基本素材而创作或撰写的文献,包括专著、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档案资料等。
A.零次文献
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
D.三次文献
5.样本的﹙ )是研究结果中由部分推断整体的重要依据。
A.全面性
B.客观性
C.代表性
D.整体性
6.()是指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依据教育实践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经验,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
A.行动研究法
B.经验总结法
C.教育观察法
D.教育实验法
7.文章的名称可以暗示文章的体裁,引导读者去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它是()。
A.主题
B.课题
C.标题
D.内容
8.﹙ )就是研究性交谈,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
A.访谈
B.观察
C.问卷调查
D.实验
9.对于行动研究表述错误的是﹙ )
A.行动研究中汇集着许多种研究方法
B.成效依赖于得到广大幼儿教师积极行动的支持
C.行动研究在复杂的教育情境必须一次性制定好教学计划
D.采用行动研究需长期合作
10.团体个案研究通常采取﹙ )的研究模式,即研究者通过从群体中随机抽取出具有代表性的少数个体,对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推知群体的状况。
A.平衡—不平衡—平衡
B.平衡—不平衡
C.群体—个体—群体
D.群体—个体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11.差异量数一般包括﹙ )
A.四分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差异系数
12.下面属于研究报告的有()。
A.文献综述
B.调查报告
C.教育案例
D.教育经验总结报告
13.教育实验根据研究的目的的不同,可分为﹙ ﹚
A.探索性实验
B.鉴别性研究
C.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
D.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
14.关于结构访谈表述正确的是﹙ ﹚
A.又称非标准化访谈
B.突出特点是问题与答案的确定性
C.结果便于统计分析
D.难以进行定量分析
15.从文章中材料的性质角度入手来看,可以将材料分为哪些方面()。
A.个别材料
B.转手材料
C.正面材料
D.反面材料
16.依据﹙ ﹚研究假设的和复杂程度,可以分为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和预测性假设三种
A.性质
B.程度
C.内容
D.方法
17.自变量分为()和()两种。
A.操纵性自变量
B.非操纵性自变量
C.反应变量
D.结果变量
18.()是教育实验研究中必须明确的研究变量。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19.个案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 ﹚
A.追踪法
B.追因法
C.临床法
D.作品分析法
20.教育实验根据﹙ ﹚,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和真实验。
A.不同的实验设计
B.内外效度的高低
C.研究的目的的不同
D.系统操纵自变量的程度
三、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21.实验课题的选择与确定与一般研究课题的确定有相似之处,课题主要是来源于教育改革实践和已有理论。
22.要对幼儿进行调查,问卷调查法是不适用的,访谈调查法是最佳的选择。
23.从总体中选取的那部分研究对象 ,应基本具备总体对象的性质和特点,使样本对象能够在较大程度上代表总体对象,样本的代表性是研究结果中由部分推断整体的重要依据。
24.轶事记录法, 又称儿童传记法,即对同一个或同一组儿童长期跟踪进行反复观察 ,以日记的形式描述性地记录儿童的行为表现。
25.多媒体网络巨大的网上资源,为学生进行网络创作提供快捷的服务
26.言语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
27.对于较重要的问题,应注意观察时间的长短,一般认为,长时间的观察比短时间的观察更真实可靠
28.根据现代传播学的理论,各种信息的传播可以被划分为人际领域和广播传播领域两大类。
29.问卷调查法的使用更多地指向与幼儿关系密切的家长和教师。
30.专著、论文是一次文献。
31.教育研究中的观察研究是指研究者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在一定时间内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客观对象(如教师或幼儿的某种心理活动、行为表现等),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32.检查资料就是对原始数据进行检查。
3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是发展学前教育科学,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学前教育学科知识体系的必由之路。
34.根据观察的内容不同,我们可以把观察分为日常观察和科学观察。
35.通过浏览研究者可以对搜集到的研究文献的内容、价值有个初步的认识和判断,并据此确定是否需要对该文献进行更深入的研读。
36.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 ,个案研究可以分为个体个案研究、机构个案研究和群体个案研究。
37.学生互批是最体现学会僧积极主动性的作文批改方式。
38.因变量要具有有效性、敏感性和可信性
39.影响行动研究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积极性与素质
40.行动 研究计划应该具有全面性。
寻求帮助型:指幼儿向教师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并维护自己行为的告状行为。
案例8
中班阅读区图书种类丰富,有一些是幼儿从家里带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的,其中一个读书名称叫《奥特怪兽绘本》广受大家喜爱,所以小朋友们在餐后都会拿起一本书来进行阅读。此时,小武气冲冲的跑来告状:“老师,东东不让我看《奥特怪兽绘本》,我先拿到的这本书。”东东在旁边哭着说:“我从家里带来的这本书。”随即我说:“你们两个人一起阅读这本书好不好呀”东东说:“这是我的书我不想给他看。”在东东讲话的同时我发现东东椅子上有一本书,是由其他小朋友带来的,我借此机会说:“那你不让其他小朋友看你的书,其他小朋友还会把书给你看吗?你认为你应该怎么做?”东东想了想说:“那我和小武一起看吧。”
在案例8中,小武的告状是寻求成年人的帮助。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他因理解能力不足而面临各种问题,包括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当冲突产生后,小武主动求助于老师,让老师来进行调解,学会解决关系冲突。
受侵犯型:当幼儿们彼此发生冲突时,因自己受到同伴人身攻击或口头侮辱时产生不满情绪而向教师告状。
案例9
在玩建构游戏时,灿灿由于自身玩具用完不够,去抢了晨晨的玩具,并想要占为己有,当晨晨想要抢回属于自己玩的那一份玩具时,灿灿伸手打向了她,自己动手想打回去又打不过,由此,晨晨哭着跑过去老师那里告状。
在案例9中,晨晨是因受到灿灿的侵犯感到不满而向老师告状,希望老师能够对这个问题及时解决,并对灿灿进行一定的处罚。
儿童告状行为的产生一般有诸多原因,所以我们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应先分析幼儿告状行为是哪一种类型,教师也应区别对待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告状行为,并再对其给予新的指导。当告状是完全合理的,并且应该是合理的时候,当然,老师应该主持正义,对于那些欺负弱小的孩子进行批评,给予受欺负的孩子安慰和保护,并以此形成一种明确的是非观、善恶观。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们的告状不是为了维护对错原则,而是为了得到表扬老师或者引起他人注意、希望的到他人承认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对儿童的告状与尊重善与恶的原则无关,而是为了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老师或其他人的赞美。教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肯定他的优良表现,鼓励他并让他加以发扬,但是教师盲目地为原告辩护和批评被告的孩子,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孩子对错观念的形成,同时给孩子错误的引导。中班儿童的告状行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在中班中,儿童有了一定的社会互动能力,与“抢玩具”相关的冲突逐渐减少;关于“吸引成年人关注”和“捍卫荣誉”的纠纷和告状开始占据主导地位。我们稍加关注就会发现,中班幼儿向老师揭发的往往是跟他们无关的事情。比如:哪些孩子侵犯了别人的财物安全,哪些孩子不遵守活动纪律,哪些孩子干扰别人的游戏等等。
三、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道德发展的特点有关
中班幼儿告状属于该时期幼儿的普遍行为,性别差异性并非其决定性因素。在观察及分析过程中,不难发现中班幼儿告状行为往往受道德所驱动。皮亚杰提出,中班幼儿处在前运算阶段,其道德发展方面还处在他律道德阶段,因此这一阶段的儿童往往受外部价值标准的影响与限制。并且这一阶段的儿童会格外重视游戏规则,认为其具有不可违背性,哪怕还不能彻底内化,主要是从物质后果的角度来判断行为,并从自身最大的利益为出发点思考是否遵守规则(通常是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自身的需求而尊重规则),而不会去考虑行为者的动机。特别是当同伴的行为违背了教师制定的规则时,不论同伴行为的背后有着怎样的主观目的,他们都很容易产生幼儿告状行为。
(二)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所处活动环境有关
在不同活动环境中,中班幼儿告状行为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具体表现为:自由活动时告状行为越多,游戏活动时告状行为越少。
中班幼儿阶段,活泼、好动是这一年龄阶段的特征。而在自由活动时间,当他们处在空间十分有限的活动室中,或活动室外的楼道与走廊中,他们往往只能无所事事地消极等待。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了打发时间、寻找乐趣,幼儿们无意识地、不自觉地“干扰”同伴。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性质恶劣的打人事件,从而进一步衍生为幼儿告状行为。有限空间中摩擦的产生,也是幼儿告状行为的产生因素之一。
(三)中班幼儿的告状行为与幼儿的认知及社会性发展水平有关
大多数的幼儿告状行为往往由攻击性行为所引发。一部分幼儿因认知能力有限,无法正确区分同伴的行为性质,会将玩耍与挑衅相混淆,因而诱发攻击性行为告状。中班幼儿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前运算阶段,思维带有不可逆性、刻板性,以自我为中心,尚未获得物体“守恒”概念,因此只能根据自身的认知进行判断,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他们还不能从客观角度、或从他人的视角去分析理解事件。所以在判断情境上很容易产生偏差,误解同伴的行为,并作出攻击性反应,进而导致同伴的告状行为。
四、中班幼儿告状行为的应对策略
(一)引导孩子,培养道德感
幼儿是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是生活、学习、活动的承受者。当老师在给班级制定规则,明确活动规范的时候,就应要引导小朋友们主动地投入到活动规定的编制当中。教师应采取冷静的心态处理因幼儿同伴不符合规则而引起该幼儿的告状行为。而通过对同伴行为动机的认识,对于幼儿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评估能力,也应当有目的地提升他们的认知层次。同时可以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幼儿讨论什么行为属于合理行为、什么行为又属于不合理行为。在主动讨论与分析的过程中,幼儿也会逐渐掌握正确的行为判断标准,并学会关注行为背后的动机,建立完善的道德评判机制。
(二)提供安全健康、充足的活动空间
面对自由活动中频发的幼儿告状行为,教师要充分反思,及时调整日常工作安排。有意识的减少非必要的自由活动,为幼儿提供健康的活动环境,在保障活动空间的同时,合理时间管理,避免幼儿因环境、时间等因素诱发告状行为。
(三)教师引导儿童学会处理好同伴关系
中班儿童的认知能力正在逐步发展,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迅速得到提高,同伴关系的范围扩大了,儿童之间的互动增多了,兴趣相投的儿童常常在一起玩并逐步建立起初步的同伴关系。 另一方面,儿童的依赖性更强了,在解决哪怕是很小的问题时容易发生冲突,总是试图向成人寻求帮助。同时,儿童无法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他人的感受,因为他们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经常因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感受不一致时而陷入冲突。在冲突情况下,大多数教师鼓励儿童求助于教师来解决问题,这往往导致儿童无法提高他们的互动技能,并采取更多的告状行为。
因此我们了解到,许多幼儿的伙伴关系不良而产生的告状行为大多来源于交际技巧的欠缺,因此,教师应在处理幼儿告状行为问题时需要指导孩子学习交际,要将重点放在儿童语言培养上,要引导他们用礼貌性的话语,发展良好的伙伴关系。同时,教师还可以针对相关问题开展主题活动,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剖析人际关系矛盾的内部原因,引导孩子们在孩子身边争抢、招惹等问题上讨论如何化解,使学生掌握非暴力性冲突化解的方法,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让他们自主解决社会交往问题。培养学生对冲突事件反省的态度,有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