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大《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赌博型企业文化多见于( )。
A.风险小、反馈极快的企业
B.风险大、反馈慢的企业
C.高风险、反馈快的企业
D.风险小、反馈慢的企业
2.赫尔将国家文化划分为低度关系文化和高度关系文化,以此为标准下列国家哪个属于高度关系文化( )。
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英国
3.以科技为核心的文化体系的模式特点是( )。
A.树立“超越客户期待”的服务观念,规范服务标准
B.突显以“市场促进科技开发,科技开发引导市场”的观念,尊重知识、人才,建立科研和创新型团队
C.确立员工的市场竞争观和服务观,提升员工把握市场的技能
D.提升员工效率意识,时间管理,改善现场和环境,改进工艺,降低成本
4.企业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层是( )。
A.物质层
B.精神层
C.制度层
D.行为层
5.企业文化形成的共同基础是( )。
A.地域文化
B.乡土文化
C.民族文化
D.商业文化
6.( )是得到社会普遍认同、体现企业自身个性特征,反映整个企业明确的经营意识的价值体系。
A.企业标志
B.企业理念识别
C.企业行为识别
D.企业视觉识别
7.学习型企业文化氛围的适用情况是( )。
A.员工缺乏危机感时
B.员工安于现状,管理者闭塞视听,不思开拓时
C.员工业务技能不良,观念陈旧,不思进取时
D.企业人心涣散,缺少团队精神时
8.在下列国家文化中个人主义最典型的是( )。
A.日本
B.中国
C.瑞典
D.美国
9.“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这说明最关键的是( )。
A.海尔的技术发挥了作用
B.海尔的资金发挥了作用
C.海尔的制度发挥了作用
D.海尔的文化发挥了作用
10.所谓企业文化,是指( )。
A.企业老板文化
B.企业群体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
C.企业的文化活动
D.企业的产品品位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理念识别系统包括( )。
A.企业价值观
B.企业理念
C.企业精神
D.企业伦理
E.企业目标、企业信条
12.吉尔特.霍夫斯塔德提出的多维度组织文化模型中的价值观包括()。
A.职业安全性
B.对权力的需要
C.对薪水的要求
D.对工作的关注
13.知识经济对于企业文化兴起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
A.知识经济推动了企业的跨文化管理和经营
B.知识经济衍生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行业
C.知识经济造就了大量需要进行文化管理的员工
D.知识经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消费需求
E.知识经济导致了无孔不入的文化经营环境
14.企业文化内在机制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有()。
A.是企业文化外在机制建设的补充
B.是企业员工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场所
C.有助于解决当前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失落等道德缺位问题
D.挖掘个体潜能,使企业员工积极主动地从事企业工作,敬业、乐业、勤业、爱业
15.企业文化行为的特性表现为()。
A.自觉性
B.自愿性
C.坚定性
D.强制性
16.企业文化的特性包括( )。
A.个性
B.共享性
C.传承性
D.软约束性
E.层次性
F.物质性
17.中国企业文化的国际化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可以归结为( )。
A.以现实文化为起点
B.以民族特色为基础
C.以经济效益为目标
D.以美好生活为归宿
18.以下各项中为企业使命宣言的有()。
A.联想集团: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B.通用电器:以科技及创新改善生活品质
C.万科: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领跑者
D.惠普企业:为人类的幸福和发展做出技术贡献
E.迪士尼:成为全球的超级娱乐企业
19.一般来说,企业内部关系信息的收集,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
A.企业人员状况
B.企业评价状况
C.人际关系信息
D.企业员工期望
20.企业文化外在机制建设原则包括()。
A.一致性
B.灵活性
C.指导性
D.约束性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阿凡达》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创新技术IMAX3D(巨幕立体电影)的应用。这种技术赋予《阿凡达》强烈的视觉冲击,给审美疲劳的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满足了人们的求新心理,使人们融入了电影本身。
22.一个公司的产品对路、服务周全、质量上乘、价格低廉就一定是一个优秀的公司。
23.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知识是企业发展的最好资源。
24.愿景的设立一定要宏伟,因此,越大越好。
25.大红鹰集团的“大红鹰,胜利之鹰”的企业理念,就很好地借用了品牌名称和形象所固有的不怕艰难勇于追求胜利的内涵,直观生动地树立了企业的价值观。
26.企业文化不是为文化而文化的,它是为企业服务的。
27.行为规范也具有强制性。
28.企业文化建设要注重“三性”,即自有性、原创性、独特性。
29.米尔德里德?赫尔以价值观为标准探究了国家文化的差异,提出了四个文化维度:(1)权力距离,指一个社会所允许的权力和不公平分配的程度。
30.企业文化的精神层是指企业在长期生存经营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声乐作品中的音韵研究其实早已开始。在我国,对于音韵学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的服虔和应劭,他们将《汉书》标注出了相应的音韵,而这距离现在已有近两千年。我国的音韵学来源于传统语言学,有汉语言文字学发展、分流而来 。而现代音韵学研究则主要聚焦于两个领域,其一是音韵学的学科理论,其二是音韵学的历史渊源。千百年来无数研究者对于音韵学的研究不计其数,也做出了巨大的学术贡献,留下了深厚的理论基础。音韵学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也吸收了梵语语音学的精髓,发展至近现代,也融入了西学的理念,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音韵学的发展,也为相关的理论研究更加多面和深入 。一言以蔽之,我国音韵学的研究历程具备着多元性、创新性的特点 。
在诸多的声乐理论中,音韵学由于研究难度较大,相对来说较为“冷僻” ,比较不为人所知。中国人的汉语基础是拼音,由26个字母构成,是小孩子从识字开始就要学习的。相较于其他种类的语言,汉语拼音较为简单易学。而历史悠久的音韵学也来源于汉语拼音。从一定程度上讲,语言学与音乐学有着相当重要的关联,不能够将二者割裂开来。尤其是音韵学,它同时涵盖了语言学和音乐学的理论内容,也是音乐学科的“奠基石”,不可被抛之不谈。
音韵学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个是声,也即声母,包含b、p、m、f等;第二个是韵,也即韵母,包含a、o、e、i、u、v等;第三个是调,也即声调,包括、、、等。下文将以侗族大歌为典型,重点分析音韵与多声作品的关联和影响。
二、“侗族大歌”演唱形式简介及音韵特征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特色也孕育出不同的民族歌曲。而这些风格各异的民族歌曲却有着一个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多数作品都采用了多声部的形式,尤其是侗族人民所创造出来的侗族大歌,更是被国内外所熟知和震撼。1953年,侗族大歌首次在国内进行演出,当即就让人深受震撼。1986年,侗族大歌又在国际舞台上向世人展示,又震惊了世界。侗族大歌女声合唱团在法国巴黎惊艳亮相,为秋季艺术节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时留下了灿烂的历史,让世人记住了侗族大歌中的纯净、温暖与和谐 。因此,侗族大歌兼具旋律性、多声性以及知名度,故而本文将其作为典型来进行分析。
(一)“侗族大歌”演唱形式简介
侗族大歌的名称来源自学者薛良,其在《侗家民间音乐的简单介绍》中首次将侗族的民歌称之为“大歌”,在此之后世人便将“侗族大歌”作为正式名称进行传播。“大歌”二字来源于当地的语言“噶老”,大多时候是指多个段落的合唱曲子 。侗族大歌具备典型的民族风格,充分显示了自然意识、民俗文化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其演唱起来兼具优美的旋律、统一的演唱形式、充满诗意的语言特点。
(二)“侗族大歌”音韵特征
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着多种语系,而中国人使用汉藏语系。侗族专属的语系是汉藏语系下面的分支,即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且以地理位置划分成南、北方言区。侗族人民虽然在历史时期经历了迁徙,也遭遇到封建阶级的剥削,但总体来说,因为侗族聚居地地理优势明显,所以侗族人民能够居于政治和自然环境较为良好的环境当中,也为当地的文化孕育了深厚的土壤。
首先,侗族大歌具备典型的方言性。概括地来说,侗族大歌的特点是较为抒情、情感充沛细腻 。从地理环境上说,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湖南、湖北、云南、贵州等区域。从语言类型上说,侗族大歌的主流语言为南侗方言。也就是说,侗族大歌的特点深受地理位置的影响 。侗族大歌所运用的南侗方言并不是新创的语言,其依旧来源于中华传统语言,只是加入了更多的民族风格。通过分析其发音,能够找到侗族方言的规律,并能将其与普通话做出区分,便可以进一步对日常交流、对话做出总结和分析 。
其次,侗族大歌的声调和旋律。在我国的历史时期,将音调分为宫、商、角、徵、羽五种,而聆听侗族大歌就能发现,侗族大歌主要采用的即为羽调。在欣赏时,单一的声调可能会带来一定的单调性,所以音乐家在编写侗族大歌时往往会加入转调,以增加作品的丰富性。侗族大歌具有较强的节奏性,声调也颇为起伏,高低音之间没有较大的间隔,因此在高低音转换之间也同时会带动节奏的转变,就会使人感觉侗族大歌跨越了较多的音域。但其实,侗族大歌通常只有八度的跨度。而较小的跨度则会让人感到温和、细腻,再搭配到歌词,就能使更首歌曲更加立体、优美。